从1月20日开始,强冷空气将持续影响广东。20-21日平均气温下降4-5,22-24日最冷气温也可能下降至个位数。气温下降的冬季也是心脑血管、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。中大五院专家提醒,降温时,市民更要注意防风御寒、暖身补益。
心血管疾病受冷空气刺激,心血管患者的冠状动脉容易收缩、痉挛,同时寒冷会增加心脏工作负荷,发生供血不足,出现栓塞。尤其本就存在动脉硬化、血管狭窄的老年人,更要注意。
寒冷容易促使脑血管收缩,使得血压升高,有可能会出现脑出血、脑血管爆裂的情况。尤其是以往发生过中风的患者,以及有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、动脉硬化、冠心病的患者更要警惕中风发作。
强烈的冷空气既有几率会成为哮喘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直接诱因,添加衣物不及时等也轻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,致使呼吸道反应性增高,诱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,老人和儿童要格外注意。
中大五院全科医学部薛青主任提醒,对于心血管病患者和老年人,除了必要的保暖外,大风天最好还是不要出门,如果要外出最好在早上10点以后,日常要注意增加摄入蛋白质、维生素等营养的东西;对于上述脑血管病高危人群,最好每天测量血压,重视自己身体变化,多喝水、食用优质蛋白质等,还应避免吃过咸、油腻的食物,以免增加血液粘稠度;在寒冷天气里,应当尽力避免或消除引起哮喘发作的变态原,如冷食、冷饮、冷空气刺激等,出门时应戴好口罩,同时要密切关注注意先兆症状,如打喷嚏、流涕、咳嗽、胸闷等,如有不适,立即就医。
睡宜早,为了顺应冬藏,人们在起居上也应注意早睡晚起,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,以利阳气的潜藏。
动宜慢,此时锻炼要有节制,微微出汗就好,可选择一些舒缓的运动,如慢跑、踢毽子、打拳、散步等。运动尽可能地选择在白天、阳光充足时进行,并做好相应准备活动,防止运动损伤。
头宜暖,寒邪侵入,易使人体气血流行不畅,血脉筋脉拘急,出门应戴好帽子,避免湿发出门,胸背部多加件衣服避寒保暖,选择舒适保暖性能好的鞋子,并经常用热水泡脚。心宜平,冬季白天短而夜间长,寒冷的天气常会让人们的心情受一定的影响,引发失落、沮丧等情绪。因此,该节气中要注意积极调节心态、节制喜怒、多听音乐、参加娱乐活动等。
中大五院中医科李胜桥副主任表示,此时仍是冬令进补的好时机,重点应放在固护脾肾、调养肝血方面,即食补和药补。食补方面,建议食用如乌鸡、泥鳅、黑鱼、木耳等;同时,古人会食用糯米制作的食物,即俗称的“喝腊八粥”。腊八粥由米、赤小豆、大枣、莲子、花生、枸杞、栗子、果仁、桂圆等熬制而成,营养丰富易消化;冬季药补最适合虚体阳虚、手足冰冷之人,可选用当归生姜羊肉汤,用精羊肉2斤、当归15克、生姜、红枣、肉桂、花椒、小茴香等适量,慢火炖烂食用,此方可以温经散寒、补肾填精;或选择党参山药鸽子汤,用乳白鸽1-2只、党参30克、鲜铁棍山药250克、红枣、枸杞、生姜适量,慢火熬汤,可以健脾暖胃、益气补。